鏈接: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鳳林西路135號 網站標識碼:08011982號-1 浙ICP備
公安備案號:33060202000049 技術支持:浙江新藍網絡傳媒有限公司
字號:
104國道紹興東湖至蒿壩段改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已基本完成征求意見稿,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等有關規定,向公眾發布本次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信息。
一、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104國道紹興東湖至蒿壩段改建工程起點位于104 國道與二環北路共線的會龍橋,完全利用“二環北路及東西延伸段(鏡水路一越興路)智慧快速路工程”至越東路段。越東路互通跨線橋處作為主線實施起點,之后路線以高架橋+地面道路形式繼續向東布設新線上跨紹興港,跨越興路設越興路互通后高架橋落地。之后沿大皋埠村北側向東跨紹道線,在枯橋村轉向南,依次跨越杭甬運河、蕭甬鐵路、現104 國道、蕭曹運河,并設置皋埠互通連通老104 國道。然后路線繞孟葑村轉向東利用規劃中山路東延線位與平陶公路平交、上跨紹諸高速公路、于大菱溇東側進入上虞境內,經擔山池塘北側的水上森林,下穿杭紹臺城際鐵路預留下穿點,之后在陳家村北、馬山村南之間的平原地帶布線,向東南至井崗峰,設置唐家湖隧道,出隧道后跨越上三高速公路,在曹娥江邊設置互通溝通規劃310 省道與104 國道蒿壩至嵊州段,終點樁號K28+770 。主線全長約28.77km,其中:完全利用段長約1.21km,新建段長約27.56km。(越城段長約19.28km,上虞段長約9.49km)。人民東路連接線起于本項目主線K11+509.964 處,路線向西穿吼山村北側,經小丘壩頭山,終于人民東路與吼山路平交口,路線長約2.23km。329 國道及站前大道連接線起點位于東關329 國道預留高架跳臺處,樁號K0+130.766。路線向南跨越蕭曹運河、上三高速公路后與本項目主線平交,之后路線繼續向南至終點杭紹臺城際鐵路東關站站前大道,終點樁號K4+481.393,路線長約4.35km。
二、環境影響評價初步結論
104國道紹興東湖至蒿壩段改建工程符合浙江省綜合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符合紹興市城市總體規劃,是連接紹興市區和上虞城區的最主要最便捷通道,對帶動紹興城區與上虞城區融合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工程選址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并符合“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要求。符合國家及浙江省產業政策,排放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浙江省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建設項目造成的環境影響符合項目所在地環境功能區劃確定的環境質量要求;采取本報告提出的建設期和營運期各項污染防治對策及保護措施,使其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使該道路的實施更多地造福于民,實現本工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由此,本工程的建設從環境保護角度評價是可行的。
三、征求公眾意見的對象、范圍和期限
1.征求對象、范圍:項目評價范圍內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環境影響評價范圍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提寶貴意見。
2.征求意見的期限:自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
四、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
公眾可自行下載報告書征求意見稿(附件1),填寫公眾意見表(見附件2),以發送電子郵件、信函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提交書面意見。公眾發表意見請盡量留下您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及基本情況(單位或住址、文化程度、職業、聯系方式等),以便根據需要反饋,必要時進行回訪。
五、建設項目相關各方的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紹興市交通建設有限公司 聯系人:陶工 電話:0575-88126206
環評單位:中海環境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工 電話:0571-87756627
附件:1.環評報告書征求意見稿
附件1:104國道紹興東湖至蒿壩段改建工程(征求意見稿).pdf
2.公眾意見調查表
紹興市交通建設有限公司
2022年7月21日
分享到: